近日,兰德公司发布题为《打赢系统战:中国对美中军事平衡的看法》的报告,分析中国如何评估自身军事实力,中国的评估结论将会如何影响美中军事平衡。报告认为,“尽管中国军事力量大幅提升”,“但实质性问题限制了他们的信心,并引发人们对其实现军事战略目标能力的质疑”。这些自我评估促使中国对潜在大国冲突的风险采取截然不同的观点。
该报告全文280页,联参智库建议我战略研究人员阅读本报告。智库已经将报告机翻,免费下载,见文末链接。
6875039.png)
报告主要观点
中国对军事平衡的理解从根本上是基于系统战概念,这些概念将现代战争视为对立作战系统之间的对抗,而不是像早期那样在部队、兵种、军种和平台之间进行对抗。
系统概念推动了中国对其三十年现代化成功的看法,以及对长期存在的弱势或新出现的弱点的识别。
中国领导人认识到武器和技术的进步,但是在进行系统对抗和系统破坏战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仍然存在重大差距。
在最高领导任职期间,军队被迫面对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远远超出了技术现代化、部队结构和组织关系。
目前中国军队自我评估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中两个主题在美国的净评估中几乎没有涉及:政治可靠性和动员。另外两个则比较熟悉:打仗和打胜仗;领导和指挥。
军队的必要改进尚未迅速实现,并且可能需要时间,因为其组织文化和改进的系统复杂性影响了中国军队对标对象美国军队的能力。这些自我评估促使中国对潜在大国冲突的风险(即TW状态)持截然不同的看法。
中国军队认为自己是军事平衡中的弱势一方,主要是因为它在信息化和基于系统的行动方面进步有限。
报告目录
是时候重新调整美国对中国军队进展的评估了吗?239
中国对自我军事实力缺乏信心
“中国对军事平衡的看法主要基于系统战概念”,报告表示,“中国已注意到,在系统对抗和系统摧毁战争的关键领域,中国军队仍存差距”。这个系统战(Systems Warfare)的概念类似于“体系作战”,即现代战争是对立作战系统之间的对抗,而不是早期的单位、武器、军种和平台之间的对抗。系统战的提出,源于技术进步和博弈对象的变化。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武器装备革新与战争形态演变,体系对抗取代平台对抗,成为决胜战争的关键。
报告称,美国一直是中国评估自身军事实力的标准,以后也是。中国认为其在整体军事平衡中处于劣势,尤其在决定未来战争的关键领域——信息化、联合作战和系统战,进展缓慢。中国对自己的军力评估,于美国决策者、军事指挥官和军事计划有重要意义,毕竟中国对于自身军事实力有所欠缺的认识,会消弱其诉诸武力的意愿,降低其整体威慑态势,因为中国对自身在未来可能面临的信息化战争中“打胜仗”的能力没有很大的信心。
应对方式:发展战区指挥
中国对军事平衡的评估表明,即使中国一直在进步,但美国也可能保持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美国军队的适应性以及美国指挥官和指挥机构有效规划和决策能力方面。从这些消息来源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军队对于在涉及系统战的动态作战环境(即系统对抗和系统破坏)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有很大的担忧。这些发现也暗示了中国军队如果被要求采取行动将如何应对,战区指挥的发展对中国军队来说是重要的一步。
这份报告还阐明了在进行军事净评估时应该理解和解决的几个缺陷。净评估是美军战略评估的重要内容,美军对净评估定义如下:对军事、武器装备、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控制国家间相对军事能力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其目的是识别出值得美军高层官员关注的问题”。
报告共八个章节,第一章导言。第二章描述了中国的历史经验,中国军队吸取的教训及这些教训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第三章概述了中国军队在信息化、领导和指挥等领域的战略指导。第四章介绍了中国军队体系化作战及其成功实施的关键。第五章来源于官方新闻报道,总结了中国军队及其在“作战准备”方面的关键性进展。在第六章中,我们将中国自身的军力评估更广泛地应用于中国军队的发展,包括一般系统评估领域及中国如何看待它最可能的对手。第七章比较了美国和中国在使用武力决策时如何考虑风险。最后,第八章介绍了从这些发现中得出的结论和启示。
资源下载
原文下载请点击链接;网站VIP用户可免费下载报告的机翻版本